很多寶寶的傢長納悶“為什麼自傢的小孩總是睡不踏實,動不動就突然一震就醒瞭,難道一出生就是多動癥麼?”其實不然,剛出生的寶寶們驚跳反射嚴重,很容易在無意識的狀態下,手舞足蹈把自己抓醒或嚇醒。

 

而裹襁褓正是讓寶寶安睡的一大利器,提供瞭類似在媽媽子宮裡的安全感。但越來越多的學者提出裹襁褓會影響寶寶的手腳活動,甚至髖關節發育。到底如何裹襁褓才合理?

裹襁褓讓寶寶睡得更平靜

裹襁褓就是用一條質地柔軟的毯子或小包被,把寶寶舒適地包裏起來,讓他感覺回到瞭熟悉的子宮環境,安全感指數陡然上升,尤其在晚上或冬季,襁褓能讓寶寶睡得既暖和又踏實。

其次,寶寶剛出生時,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,神經髓鞘尚未形成,受到外來聲音、晃動等刺激時,就好像受到“驚嚇”一樣,全身一抽,頓時驚醒。而襁褓正好能防止寶寶驚跳,起到保證睡眠深度和時長的作用。

另外,一些學者研究發現,用毯子包裹嬰兒可以激活本體感覺、觸覺和產熱系統,從而促進嬰兒的自我安撫行為(比如手-口運動、非營養性吸吮),幫助寶寶生長發育。

但不正確的裹襁褓不僅不能幫助寶寶入睡,反而會影響寶寶的發育!

裹襁褓≠蠟燭包

所謂“蠟燭包”,就是把寶寶的胳膊、腿拉直,然後緊緊地用小被子包住。據老輩人說,這樣能防止寶寶長大出現羅圈腿。

但事實是:由於寶寶出生前為瞭適應狹小的子宮環境,不得不把手腳蜷曲起來,這種手腳蜷縮的狀態在醫學上被稱為“自然屈曲”,一直會持續到出生後的一段時間裡,這是一種正常的、健康的狀態。

當然,這種“羅圈腿、羅圈手”是暫時的,一般到寶寶18-24個月左右的時候,就會慢慢消失,2-4歲時雙下肢就開始變直或出現外翻,與小時候有沒有裹蠟燭包一點關系都沒有!

不僅如此,傳統的蠟燭包通常會把雙下肢緊緊地拉直包裹在一起,類似於強行綁腿。由於寶寶出生時,髖關節的發育還不成熟,在自然狀態下,下肢仍處於像青蛙腿一樣的姿勢,如果強行讓寶寶雙下肢伸直並攏,會將髖關節置於不利於發育的體位上。

據流行病學調查提示,北美印第安新生兒出生後被緊密捆綁襁褓,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發病率高達25-30‰;國內北方髖關節發育不良發病率高於南方,可能與南北方襁褓方式不同有關。因此,將寶寶裹成“蠟燭包”不利於髖關節發育。

另外,傳統過緊的“蠟燭包”會影響肺部發育和呼吸,增加肺部感染的機會;同時也會壓迫腹部,影響胃和腸道的蠕動,使寶寶消化功能降低,影響食欲。由於四肢活動受限,更不利於四肢骨骼、肌肉的發育。

如何正確的裹襁褓

正確裹襁褓的原則是“上緊下松”

“上緊”指寶寶的上半身相對裹緊,避免寶寶掙脫襁褓,導致毯子覆蓋在寶寶嘴巴和鼻子上,影響呼吸;“下松”指寶寶下半身要寬松,使寶寶髖關節自由活動,避免影響髖關節發育。

正確的步驟如下:

  1. 將毯子在床上鋪平,一角向內折起,將寶寶面朝上,頭頸部位放在折角位置;
  2. 把寶寶的左手貼身放平,用佈包裹左臂及胸口包裹,並壓在寶寶身子的右邊;
  3. 把寶寶右臂收起,用毯子的右角裹住,壓在其身體左側下方;
  4. 折疊佈的底部,壓在嬰兒的身下,保證兩條腿可以彎曲,給雙側大腿留下活動空間。

需要註意的裹襁褓細節

  1. 建議寶寶入睡時采用仰臥姿勢。襁褓不要覆蓋寶寶的口鼻,可降低寶寶睡眠時意外窒息的風險;
  2. 註意襁褓不宜過緊。一方面可避免襁褓內過熱,另一方面務必要保證寶寶雙腿是彎曲向外的,就像是小青蛙的雙腿姿勢一樣,保證髖關節正常活動生長。
  3. 註意循序漸進擺脫襁褓。隨著寶寶慢慢長大,腿部力量慢慢強壯,當能夠輕易踢開毯子時,或已經開始學會翻身時,可逐漸用睡衣或睡袋來代替襁褓,一般在出生後2-4個月。

最後再嘮叨兩句,給寶寶裹襁褓時,一定要讓寶寶保持仰睡,避免過緊過熱!希望寶寶們都能在襁褓裡有個好夢~歡迎大傢來找小編嘮嗑,或在下方評論區踴躍留言,告訴小編您的需求!喜歡可分享身邊的小夥伴!本文出自果凍包資訊推薦!

arrow
arrow

    小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